风靡欧洲的中国瓷器,是如何影响欧洲文化的
引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很多能够代表中国的物品,然而当欧洲人提到中国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就是瓷器。可以说瓷器的出现使得中国文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当中国瓷器在进入到欧洲市场之后,也开始对他们的文化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对于风靡了欧洲社会的中国瓷器来说,它们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影响欧洲文化的呢?
海外贸易的开展对瓷器传播的影响
在宋朝社会中,我国瓷器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随着手工业技术的变革,导致在当时的社会中,瓷器的花样和种类也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繁盛的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中,海上贸易这种特殊的商业往来方式初具雏形,因此很多商人在这时也打起了海上贸易的主义。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够与我国进行友好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多达二十多个,可以说古代中国的对外往来在此时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开展,在我国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制造瓷器的大厂,在源源不断的货源供给之下,商人们对外界的商业活动也变得异常顺利。通过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贸易运输往来的不断推进,中国瓷器开始在欧洲各国中流行起来。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我国的手工业水平远远领先于欧洲社会,而欧洲社会的工业生产技术则要优于我国,本着互补交流的方式,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也就变得越发频繁了。
对于欧洲社会来说,由于在他们的社会中并没有像中国社会一样高水平的手工制品,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的瓷器也是喜爱至极。最终在明朝时期,他们对于中国瓷器文化的崇拜也达到了一个巅峰。
中国瓷器开始成为欧洲贵族的追捧对象
由于在明朝社会初年的时候,我国曾因战火不断而暂时关闭了海上贸易通道,在这时,葡萄牙人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海上贸易的枢纽,成为了中国与欧洲市场往来的桥梁。
其实,当时期我国销往欧洲的瓷器并不是什么上乘的手工制品,而大多是比较单调的青花瓷。但随着我国瓷器种类的不断变化,最终欧洲人也被我们的瓷器工艺所打动。在《明实录》的记载中:
“每年大约有件瓷器通过荷兰公司销往欧洲地区。”
由此可见,对于当时的中国瓷器制造行业来说,欧洲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欧洲贵族来说,为了彰显自己高贵的身份,因此他们也将精美的瓷器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物品。路易十五时期,在其带动之下,传统欧洲的铁质餐具更是被全部替换成了瓷器。可以说在欧洲贵族的追捧之下,瓷器的潮流也开始在欧洲社会中流行起来。
瓷器传播对欧洲文化的深远影响
随着瓷器的流行,欧洲人的审美方向也开始向中国靠拢,在17世纪的欧洲家庭中,很多人都会以中式的家具、用品作为彰显自己品味的标志。毕竟中国的陶瓷文化对于欧洲人来说,有着一种别样的独立、完整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中,很多艺术家也会将瓷器和中国文化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中西文化进行碰撞的过程中,“洛可可艺术”的出现也标志着瓷器开始对欧洲文化有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说欧洲社会的很多艺术家都希望能够在中国瓷器艺术的基础上更进一层,但由于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过程十分繁杂,仅靠简单的模仿并不能够掌握其内部的精髓,所以欧洲的艺术家们也只能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并不能做到对中国艺术有任何的超越。
结语
通过对历史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瓷器的出现不仅影响着欧洲社会的艺术和工业生产领域,更是对他们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欧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瓷器的出现使得他们的生活也得以一定的变革,可以说正是因为文化交融现象的出现,世界历史才能够更加丰富。虽然说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难见到像古代社会那种纯手工打造的精美瓷器,但通过研究它们的历史,我们也能感受到其当年的风采。
参考资料:《明实录》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