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战胜国英国战后从世界霸主迅速下滑,
作为被誉为人类最大浩劫的二战,这场让全世界各大强国以及20多亿人口,以及多万平方公里区域都卷入的战争,最终以挑起国德国和日本的惨败而结束。但是无论是作为战胜国或者战败国的参战国都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可以说这场战争并没有真正的胜者。
战败国的德国,国际地位直线下降,被一分为二,直到柏推翻柏林墙才实现统一,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冷战的前哨,而且还失去但泽和东普鲁士等广大领土。远在东方的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两颗核弹让昭和变成“招核”,失去主权的日本彻底让出亚洲一哥的位置,从此成为美国的附庸。
可以说的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和日本从此已经在国际上失去了话语权。
日本在中国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当然作为战胜国的盟国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美国孤悬海外,本土没有遭受攻击之外,参战各国也蒙受了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损失,中苏的伤亡人数都在万以上,可以说是损失了一代青壮年。无论是战胜国的轴心国,还是作为战胜国的同盟国都很“惨”,那么在这次二战的比惨大会上谁是最惨的呢?
答案并非是战败国德国和日本,而是作为战胜国,连底裤都输掉的曾经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其个中原因且听雨田慢慢道来!
作为战胜国的英国,也是废墟一片日不落变孤岛
作为从17世纪依靠海盗起家的国家,大英帝国在19世纪末期发展成为一个横跨六大洲的国家(除了南极洲哪里都有英国的殖民地),其控制的领土达到了万㎡(相当于两个俄罗斯),占当时世界陆地国家面积的1/4。其贸易额更是直接垄断亚非拉,可以说当时的欧洲想要喝上一口亚洲的茶叶,都要看英国人的脸色。
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时的版图但到了二战前,随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一大群英联邦国家的独立,让英国可控制的面积和人口直接变少,到了二战开始的时候,为了调动殖民地军队的积极性,英国还承诺只要殖民地人民踊跃参战,在战争结束后,给予这些地区独立的权利。故而二战结束的时候在亚非拉民族运动的大浪潮下,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非等一大批地区纷纷独立。
到了年以后,大英帝国除了英伦三岛大本营之外就仅剩几个孤悬海外的偏远殖民地了。
英国国土面积仅有强盛之之时的1%不到,损失99%的国土的英国,从日不落变成了欧洲人都不待见的孤岛。
英国军队中的印度联邦军队话事人变小老弟
和国土面积变少最不能让英国人接受的是世界一哥和话事人的席位双双旁落的事实。
曾几何时,强盛的英国国力是世界为之恐惧的存在,在一战前,英国海军一直是世界第一,其海军实力比世界第二加第三还要强,年的英女皇加冕盛典上的英国海军让世界为之胆寒。虽然在战前英国的经济让美国超越,但当时的美国充其量是贸易强者的,其综合底蕴和国际地位还是不如英国,在《华盛顿海军协议》上,英国海军还是勉强保住世界第一档席位。在谈判桌上英国人也是横着走的BUG国家,在一战结束后英国人主导了凡尔赛体系,那个时候美国纳尔逊政府想要冒头直接被英国人压下去,一战后成立的国联也是以英国人为主要话事人。
年时候的英国,绝对的世界霸主不过在二战开始的时候,这一切的风向标全都变了,原因在于此消彼长的局势,让曾经的小老弟——美利坚成功上位。
二战时候,刚开始的还是以英法为主导,但随着法国的投降,英国缺乏固守本土和北非的实力,不得不向美国低下头,《租界法案》让英国不得不进口和租借美国物资,让出军队指挥权(盟军西线指挥为美国艾森豪威尔)。让出战场指挥权和美国的强势介入,让英国从战争初期的主角逐渐变成配角,可以说二战中后期的英国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国家。
西线盟军总司令为美国人艾森豪威尔最惨的还要说二战结束后,曾经的大英帝国小弟们纷纷倒向美国,加拿大成为美国后花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改换门庭跟随美国,在成立的联合国上也是以美苏为主导,虽然英国是五常之一,但也只能在美苏争霸的冷战中充当陪衬。
被曾经的小弟美国超越,让出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无疑是最让人心酸的。手下国家改换门庭的英国国际地位直线下降,甚至只能在中东、印巴等地刷一刷存在感。
约翰牛这句话,最能代表当下英国的处境首富变穷光蛋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狂妄地说出了那个震惊世界的话。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经济强盛的英国是怎么样的强大,全球皆是自己殖民市场的英国在当时的财富碾压当时任何一个国家,当时的伦敦是资本们口中的“金融中心”。
20世纪初的伦敦,绝对世界中心但随着一战结束后加拿大等国家的独立,英国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少了一半,将经济霸主的位置让给了美国,即便如此,二战前的英国经济实力也是不容小视。但二战的五年时间里,因为要和轴心国打擂台,大英帝国可谓将国库掏得一干二净,国内的黄金储备打光,对外欠了美国一大笔钱,战后的英国直接让出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
二战之后的英国穷到什么地步了呢?战后的英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样只能依靠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进行救济,穷得连年奥运会都要靠美国的资助。
雨田君说
如果说二战最大的赢家是美国,那么最大的输家便是英国,曾经辉煌的大英帝国在战前风光无限,但二战的摧残却让英国不得不低下头颅,和世界新贵美国来了一场角色互换。甚至到了现在,落魄的英国只能在阿根廷身上找点存在感。
当然在一切都在变的今天,或许不变的是他们的喜欢干涉别人的这个嗜好,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畜无害小白兔,乐于助人白头鹰,诚实可靠大毛熊,办事低调高卢鸡,从不搅局约翰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