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高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典范!

以前的中国贫穷落后,看到西方的洋玩意总令人感觉新奇,或许那时的外国人也觉得他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为什么中国人会难以置信吧,如今角色对调,每次看到老外们乘坐中国高铁时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看到他们震惊的表情,心中的爱国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和领先地位是一个经典的中国故事,我简单整理了一部分信息,如果有不对的地点,请读者朋友们指出。

第一阶段

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多,疆域面积广,完全依靠飞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交通方案,不仅是民生项目和经济发展上对交通有强烈的需求,国防军事装备的转移同样要求高效的方式,而高速铁路的运载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运行速度快等特别,正好满足中国铁路运输的需求,于是,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方案于年进入决策层视野。当时铁道部在“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

年4月1日,我国开始第一次铁路提速,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由年的时速48.1公里,提高到时速54.9公里。

8年10月1日,第二次铁路提速实施,快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公里。

年10月21日,第三次铁路提速实施,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时速达到60.公里。

年10月21日,第四次铁路提速实施,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1.6公里。

年4月18日,第五次铁路提速实施,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达到时速65.7公里。同时,这次提速调图中,几大干线的部分地段线路基础达到时速公里的要求。同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期为-年,远期展望到年。

7年4月18日,第六次铁路提速实施,是在京哈、京沪等既有干线实施的时速公里的提速,部分有条件区段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公里,标志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跻身世界先进铁路行列。

升级铁路,就是为建造像欧洲和日本那样的高速铁路打基础,在90年代末,我们就开始自主研发设计高铁,铁道部于8年开始设计生产时速公里的电力动车组,而科技部也在年初成立了磁悬浮预可行性研究小组,同年年底磁悬浮项目获得立项。

2年,铁道部推出了完全利用自主知识产权,花费1.4亿元人民币研发的动车组列车“中华之星”。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每小时21.5千米的最快速度纪录。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列车无法满足商业运营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核心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佳,整体工艺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相继又推进了DDJ1型电力动车组、先锋号电力动车组、DJF型电力动车组等电力动车组的研制工作,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我国自主研发电力动车组的项目也就此陨落。

年6月17日,铁道部对外公开招标,拟采购时速千米的动车组,共计10包列,公告明确投标主体是国内企业,但它必须取得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

而在当时,全世界的高铁建设项目都很少,拥有高铁核心技术的公司本就经营困难,看到中国的订单就像救命稻草,所以他们纷纷派出代表与我们洽谈合作。铁道部博采众长,分别与法国阿尔斯通(Alstom)、日本川崎(Kawasaki)、德国西门子(Simns)和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r)四家公司达成合作。

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中国铁路高速列车(CRH)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与加拿大庞巴迪合作的车型为CRH1型;

CRH1型动车组技术来源于庞巴迪,动车组速度km/h-km/h

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的车型为CRH2型;

CRH2型动车组由川崎重工技术支持,动车组速度km/h-50km/h

与德国西门子合作的车型为CRH型;

CRH型动车组吸收了西门子技术的精髓,动车组运行速度km/h-50km/h

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的车型为CRH5型;

CRH5型动车组是阿尔斯通公司提供技术,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km/h

1、2、、5都有,怎么缺了4呢?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如果你知道,请打在评论区。

有人说,4谐音“死”,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就把CRH4空过去了…但咱们列车里4可是很多的,比如东风4,这个说法显然不合理。

有人说,CRH5是CRH的谈判筹码,所以就把它俩放一堆了…但这两个都是欧洲车,有必要歧视吗?

有人说,我们原计划是要根据CRH2研制CRH4,但由于长的太像,怕侵权,所以下架了…全球也就这几家公司能造高铁,还能侵啥权?

也有人说是预留的位置,可咱们的复兴号都下线这么多了,这明显也说不过去。

所以,这个答案也就称了未解之谜……

当然,有了这四家企业的技术支持,咱们国内的高铁建设和技术积累那是进入了“高铁大跃进”时代。8年6月17,一列白色“闪电”从北京南站飞往天津,15分钟后,屏幕上跳出数字94.,经过稳定的性能测试后,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第二阶段

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只有自己创造的,那才是自己的。虽然部分和谐号车型已经完全是自主设计,但和谐号动车组的技术来源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不带重样的,且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维护保养升级的消费也不低,在引进、吸收并整合外国技术之后,那必须搞出一些拥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设计研制工作启动。

仅仅5年后,在性能、能耗、稳定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都有绝对优势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于年6月25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复兴号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50、和。

CR动车组,运行时速50km

CR00动车组,运行时速km

CR动车组,运行时速km

至于复兴号的创新,咱们在这里就不多讲,主演对比一下复兴号相比于和谐号的优势:

一、寿命更长

和谐号的设计寿命是20年,但复兴号是0年。

二、容量更大

外形上看复兴号比和谐号苗条,但复兴号的空间却更大,和谐号列车高度毫米,而复兴号是毫米。

三、流线型,更好看

正如上面提到的,复兴号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比和谐号苗条。

四、舒适性更

好WIFI全覆盖,只能调节灯光系统,空调智能调节等,这些都是和谐号上没有的。

五、安全性更高

复兴号设置有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个,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此外,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

六、互联互通性能

所谓互联互通,就是要把两个不同生产厂家,按不同技术规范和图纸生产的动车组,进行重联运行,并且能够进行完全一致地控制操作,例如能够控制同时开关门,控制空调等等。此外,中国标准动车组还统一了零部件标准,实现了零部件可以互换,能够节省大量的费用。

咱们中国高铁是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道路上诞生的,和谐号的自主性再高也是“混血”,但复兴号却是纯正的“中国血统”,从内到外,包括软件都是自主开发的,随着中老铁路的成功,以及10月2日刚正式商业运营的印尼雅万铁路,中国高铁真正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