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该禁的2本古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

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书籍从贵族阶层逐渐走向了民生大众,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书籍的广泛流通对人民思想开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恰恰为封建君主集权制度下统治阶级所不喜。

历朝历代统治者为达到禁锢臣民思想的专制统治的目的都有禁书之举,而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达到顶峰时期的清朝,禁书的数量、涉及范围也达到封建时期之最。

其中,致使闭关锁国的清朝由衰转盛因此走下坡路的两本书就是《天工开物》和《海国图志》,同一时期欧洲日本靠它们富强,所以这两本书被称作是中国最不该禁的2本古书。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诸多生产技术,一度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先进水平。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记载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的实业类书籍,却在满清势力入关后遭禁,被禁的原因则极其荒谬。

首先,古代封建统治崇尚忠君爱国的传统儒家思想,而《天工开物》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知识不为传统思想所接纳;其次,刚踏足中原大地的满清统治阶级还未树立文化自信的思想,他们大多认为此书中广泛存在着褒汉贬满的思想。

就因为统治阶级的狭隘认知,《天工开物》一书在清朝遭到广泛地禁止,这导致本就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的近代工业刚生萌芽便被扼杀在了摇篮中,此举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埋下了祸根。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晚清著名新思想家魏源,魏源在目睹了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狼狈景象后,化悲愤为力量的他毅然奔赴前线,将自己的见闻整理成书,主要记述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

近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便是由魏源提出的,他著《海国图志》一书的初衷便是以文字的形式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国内,用西方的技术来壮大中国的力量,以达到抵御外来入侵者的目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挽救民族于水火之中的书籍在当时也遭到封禁,这也许放在今时今日看来也是逻辑不通,但是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来分析便有迹可循了。

早年,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反清势力内外勾结,出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每一任皇帝的统治期间闭关政策的松紧程度不同,但总体来说清朝都长期处于一种孤立自大的闭塞状态。

长期如此封闭的清朝君民逐渐夜郎自大,统治阶级更是自封天朝上国。

由此可知,《海国图志》一书中涉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直接触及到统治阶级愚昧自大的思想。

所以,本就对外国势力颇为忌惮的清朝统治阶级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更是闻之色变,在这样的局势背景下,《海国图志》也就随之遭到封禁。

就算国门已经被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处于高姿态的清政府依然自命清高,将大清帝国奉为世界之最,直至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屡屡失利才认清清朝早已跌落神坛的狼狈地位,但却为时已晚,清朝晚期一直走下坡路直至国灭。

清朝走下坡路,欧日渐渐富强

《天工开物》与《海国图志》这两本书在清朝遭到封禁的同时却在国外广泛传播,这使得轰轰烈烈大革命的欧洲日本与还在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朝之间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了。

17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与日本,民主革命与科学革命蓬勃发展,欧洲依托于扩张时期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断地在航海与军事方面做出探索与革新。

同时,欧洲各国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所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著于中国明朝时期的《天工开物》一书于17世纪时就传到了欧洲,此书具有极高赞誉,它被称作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影响力颇为广泛。

欧洲各国都十分重视知识的传播,所以《天工开物》一书当时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很快便成为了欧洲各国炙手可热的国民普遍读物,甚至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在欧洲各国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下,被广泛流传的《天工开物》一书中的农业、手工业、制造业等技术性的知识被好学善思的欧洲人结合当地现况融会贯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的发展。

相比于《天工开物》一书在欧洲各国被推行产生的广泛影响力,《海国图志》一书中记述的西方先进技术非但没有促进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反而还遭到唯我独尊的愚昧腐败清政府的抵触和封禁,统治阶级眼界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命脉。

同样,《海国图志》也对日本国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年,传入日本的《海国图志》被日本当局视作珍宝,经过翻译与整理后翻编为日式版本传入民间。

《海国图志》一书中除了对西方军事技术、风俗习惯的记录之外,还有对世界各国地图的展示和对于美国民主政治的阐述,正是这样一本涉及方方面面广度的大百科全书使得当时同为封建社会的日本先清朝一步快速觉醒。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与欧洲各国一样除了发展军事与实业之外,深得百年树人之道的日本也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兴盛之后,日本效仿欧美列国开始走向以侵略为主要方式的资本积累的道路,企图早日跻身资本主义社会。

模仿学习能力超强的日本有着不同于清政府的孤高自傲,他们潜心学习书中知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局面都焕然一新,同欧洲一样,日本很快富强起来。

日渐富强的日本人口暴增,狭小的国内领域面积日益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日本便将目光投向广袤的中国;而《海国图志》中的世界各国的地图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崛起的日本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近代抗日战争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

中国最不该禁的2本古书即《天工开物》与《海国图志》,清朝因为眼高于天不虚心学习别国长处而由衰转盛走了下坡路,虚心求教的欧洲日本则靠书本中的知识发展富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弱国在强国面前全无发言权甚至惨遭侵略。

可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地位,世间万物瞬息万变,若是不学习就会落后,而落后则要挨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9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