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加息,欧洲该怎么办
果不其然,美联储又加息了……
至此,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四次加息。而最新的这次和上月一样,大幅上调了75个基点。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截图
如此激进加息,当然是为了抑制40年不遇的高通胀。然而,这个试图纠正自己此前从大肆放水到对俄制裁等一系列错误的政策,不但没能遏制住本国的持续高通胀,使美国经济濒临衰退边缘,而且还把欧洲也推向了新的险地。
“欧元一直是美国的出气筒”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直在拉拢欧洲盟国对俄展开全方位制裁。受制裁反噬,欧盟各国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能源危机带动各行业物价普涨,一些国家通胀率刷新数十年来的新高。
在此形势下,受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的推动,美元指数近日连创近20年来新高。相应地,欧元对美元持续走软,当地时间7月13日,欧洲外汇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首次跌破平价至1:0.,为欧元流通20年来的首次。
路透社(REUTERS)报道称,天然气问题拖累欧元走低,美元因经济衰退担忧而上涨。
究其原因,美联储为规避风险抢先多次激进加息,引发资金回流和美元升值;而在加息问题上更谨慎的欧元区则替美国买了单,资金加速外流,欧元不断贬值。
当地时间27日,美元指数上涨0.%,报.;欧元指数下跌0.98%,报1.。欧元有可能录得7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指出,美元之所以走强,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比欧洲央行更积极地加息,使美元的影响力更大。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促使投资者转向美元等避险资产。
报道说,现在对于到欧洲旅行的美国人,得益于美元的强势,从牛角面包到出租车,再到奢侈品,一切都将比几十年来更便宜。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称,美元之所以走强,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比欧洲央行更积极地加息,使美元的影响力更大。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促使投资者转向美元等避险资产。
经济学人智库全球经济学家凯林?伯奇认为,“即使在欧洲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之后,也没有理由预期这一趋势会逆转。我们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美元将走强”。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截图,图中人物为凯林?伯奇
欧洲央行上周自年以来首次提高利率,但因为是从负利率水平上加息,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仍处在零的低位。
《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报道截图
欧美央行政策的分歧及其形成的利差导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破平价,并引发了人们对欧元疲弱将加剧欧元区通胀的担忧。就在美联储决定再次加息前的当地时间26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1%,成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表现最差的货币。
当地时间7月26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超过1%。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警告,美元的持续上涨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能会迫使其他央行以高于预期的速度加息以抑制通胀,但因为美联储加息速度和幅度总处于超前状态,所以其他国家即使加息,其货币兑美元也不会升值。
《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报道截图
虽然货币贬值通常有利于出口,但相对于外部需求,欧元区目前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显然更急迫,因此欧元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进口价格大幅上升。
受此影响,自今年3月以来的欧元区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其中,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德国出现了年两德统一以来的首次逆差。
而回顾历史,尽管欧元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形成对美元霸权最大的潜在挑战,但自欧元纸币和硬币年正式流通开始,美国就一直在为维护美元霸权对欧元进行打压,而美国制造或煽动的几次地缘政治危机无一例外都增强了美元的地位,坑苦了欧元。
纽约安达公司(Oanda)的高级市场分析师爱德华?莫亚说:“欧元的大势已去。我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一个出气筒,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不会好转,能源危机似乎只会变得更糟”,“我们可能会看到投资者变得更加紧张,担心这可能不是一场非常短暂的衰退,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所以你可能仍然会看到避险资金流入美元。”
路透社报道截图,图中人物为爱德华?莫亚(EdwardMoya)
美国的货币=欧洲的麻烦
“能源危机似乎只会变得更糟”——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今年内已几乎翻了三番。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盟此前出台的六轮对俄制裁中,俄罗斯天然气一直未被触及,因为相对于俄石油,欧盟国家特别是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更高。
然而在此形势下,险情却一再出现。先是本月11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北溪-1号”开始年度维护,输气也随之暂停。
“北溪-1号”
上周,“北溪-1号”刚恢复输气,本周围绕这条管道再起风波。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因波尔托瓦亚压气站一台使用中的涡轮机需要维修,“北溪-1号”管道单日供气量将削减为当前水平的一半,约为万立方米,仅为此前满负荷运力的约20%。由此,欧洲气荒进一步加剧。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27日表示,俄气公司是可靠的能源供应商,但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制裁,俄气公司不能保证客户所需的能源供应量。
佩斯科夫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只要制裁继续,对欧供气就会出现麻烦。但让欧洲陷入两难的是,紧跟美国对俄加码制裁已经开弓没有回头箭,而所谓“有步骤摆脱对俄能源依赖”至少现在看极不现实,因为欧洲短期内难以找到其他供应源取代俄气,从而难以按计划在冬天到来前储存足够天然气。
事实上,这个两难局面已经在欧盟内部加深分歧。在俄气持续减供的背景下,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当地时间26日匆忙达成了一项天然气削减协议,要求各国采取“自愿措施”将今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减少15%。如果届时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等情况,欧盟将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天然气需求。
彭博社报道截图
欧盟原本打算要求成员国“强制削减”天然气用量,但遭到一些成员国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最终方案只好像以前每份对俄制裁方案一样,列出诸多“豁免”和“例外”条款。
即使如此,这份协议的实施效果仍待观察。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26日就表示,欧盟“自愿削减”天然气的方案“完全忽视了匈牙利人的利益,是一项毫无道理、无用、无法执行且损害国家利益的方案”。
西雅尔多
令人齿冷的是,美国一边通过对俄制裁和激进加息把欧洲推进火坑,一边作为俄乌冲突“唯一受益方”借机抢过欧洲的能源安全控制权,把这个痛失战略自主的小兄弟变成了有苦难言的“大冤种”。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7月25日援引国际天然气信息协会(CEDIGAZ)数据称,由于在乌克兰危机中增加了对欧洲的供应,美国在年上半年成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网站报道截图
与去年下半年相比,美国今年上半年LNG出口量增长了12%,平均每日达到亿立方英尺。今年前5个月,美国LNG出口总量的约71%,即每日82亿立方英尺的LNG出口到欧盟和英国。
在乌克兰危机期间,美国增加了对欧洲的LNG供应,供应量已占欧洲液化天然气总进口量的54%,约合每日亿立方英尺。
由于开采和运输等成本原因,美国液化天然气原来就比近在欧洲家门口且通过管道就能方便输送的俄罗斯天然气贵得多。现在欧元对美元贬值到这个程度,作为LNG进口方要再多花多少钱,不用仔细计算也能想得到。
这正应了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
康纳利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欧元区目前的经济状况明显比美国糟糕,欧洲央行的加息也落后于美联储,所以欧元贬值是不难理解的。
文章说,欧洲央行正面临着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比其他大型央行更为困难。如果俄罗斯最终切断天然气供应,能源冲击可能在今年冬天成倍增加,这是典型的滞胀挑战,将让货币政策制定者没有更好的选择。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没有更好的选择”,看来是美元霸权最新留给欧洲的一道无解之题。
(来源:环球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