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欧洲小霸主乌克兰,是如何沦落到欧洲

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实力达到顶峰。乌克兰的黑土地面积占世界黑土总面积的40%,粮食和大豆产量居世界前列,绝对的欧洲粮仓。同时拥有丰富的各类矿产和油气资源,拥有现代化规模巨大和门类齐全的重工业体系,支撑起了苏联40%的钢铁产量。

苏联版图

当时乌克兰可以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是仅次于俄罗斯的苏联第二大加盟国。靠着这些实力,乌克兰在年获得独立时,在欧洲仍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小霸主。

然而,这30年来,乌克兰却混得越来越惨:总人口从万下降到万,其全球GDP占比从0.41%下降到0.18%,人均GDP下降到美元,仅为俄罗斯的35%,甚至还没有蒙古高,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钦定”的欧洲最穷国。

如今,乌克兰出口量最大的产品是农产品、矿产、动植物油,原生态的风貌让人不禁认为乌克兰还停留在农耕时代。

那么乌克兰是如何实现用30年时间从欧洲小霸主变为今天的欧洲破产户呢?

我们从头说起,年,乌克兰在第一任总统克拉夫丘克的领导下独立。引入市场经济后,乌克兰寡头们迅速接管了大部分国有资产,并将大部分资产转入国外,很快就抽干了苏联时期积累的国家财富。

克拉夫丘克

寡头有钱后,就开始贿赂政客,慢慢形成利益集团,乌克兰政局腐败丛生。

在之后国家治理能力严重拉胯,经济发展一路下滑。

因此从年到年,乌克兰的GDP增长分别为负12%、负12.5%、负7.2%、负24.3%和负12%。乌克兰用5年时间将GDP缩水超过60%,通货膨胀率高达创纪录的%。

人均GDP一度跌至美元。当时,乌克兰人均月工资仅为50-80美元,穷得实在揭不开锅,导致大量乌克兰人外逃。

除了内部问题,还有外部因素。乌克兰打开国门,不加限制,导致外资大量流入,逐渐控制了乌克兰的产业和货币。乌克兰经济农贸部长米洛瓦诺夫曾表示,自年以来,乌克兰国有农业用地损失了一半,达60万-70万公顷,相当于两个以色列。

波罗申科

此外,一些外资还在试图干预乌克兰政治,甚至财政部长的职位也一度落入外国人手中。年,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因此拥有美国和乌克兰双重国籍的娜塔莉·亚里什科出任乌克兰财政部长。在娜塔莉的领导下,乌克兰的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到48.7%,经济规模以每年近10%的速度萎缩。

乌克兰的金融业摇摇欲坠,乌克兰只能借钱生存,一度陷入债务危机。截至年下半年,乌克兰外债为亿美元,相当于万乌克兰人人均美元。年清还债务时,幸亏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否则乌克兰将成为和希腊一样的国际老赖。

受够寡头统治的乌克兰人民最终还是输给了一位职业喜剧演员,即乌克兰现任总统泽连斯基。泽连斯基不负众望,将喜剧演员的角色发挥到了极致,反俄运动赢得了北约国家的支持。来自欧盟的援助资金收进了高官的腰包,甚至军需品都被直接卖掉了。演员当政,把整个政坛变成了一场闹剧,政府的腐败问题不断升级,恶性循环。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

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升级,欧洲现在不能使用俄罗斯天然气,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大涨。但反过来想,乌克兰是俄罗斯天然气管道进入欧洲的必经之地。如果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和睦,乌克兰可以依靠自己的地缘优势,躺着收过路费。

俄乌交锋后,俄罗斯有借口抬高天然气价格,欧洲国家也能赢得立场坚定的名声,而控制着乌克兰经济的美国,也可以偷着的完成资产转移。在这场博弈中,最终受伤的还是乌克兰。

遥想当年的苏联二当家,沦落至如今的境地,联想起他曾经的辉煌,不能不令人唏嘘,黯然神伤。(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7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