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腾讯小米宁德时代红杉资本等相

拉萨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自去年两会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双碳工作进程就不断地在推进,风、光、储的大规模建设投资,全国碳市场的上线,绿色消费指南、海洋碳汇方法学的发布、冬奥会的碳中和等等,在每一次的关键性会议及工作要求中,都多次体现碳中和的重要性,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多家国内“独角兽”企业也相继提出针对双碳的建议。年,双碳将更快地进入公众领域,涉及吃、穿、住、行、游、用全方面生产生活。

今天,给大家梳理两会期间,这些“巨头”对双碳的建议将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建设性的提议,以及未来我们该如何思考全球碳中和共识环境下的发展规划。

一、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探索碳排放双控在数据中心率先落地;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智能交通意味着基建的完善,对于智能应用、设备制造、交通基建等相关产业将会迎来新的一波“爆单”。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其实,早在五年前,广州就已经开始试行,直到今天,已经有近10余个省市进入全民碳普惠制度的推进。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双控,部分地区在今年的控排企业名单中已经出现,数据中心不仅仅指的是互联网企业数据库,还包括“虚拟币”矿厂这类的高耗能产业。

二、全国人大代表,小米CEO雷军: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雷总,在这次提议中提出了4个方向的碳足迹标准,碳足迹是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供应链到终端碳足迹,是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溯源体系,这也是基于欧美国家对于进出口贸易的要求。小米为什么会提出新能源汽车的碳足迹?这跟去年雷总宣布的,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有关,看来小米对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做了十足的把握了,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三、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

蓝碳一直是沿海城市最宝贵的“碳汇池”之一,全球海洋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71%,海洋碳汇的价值是基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红树林、浮游生物、大型藻类、珊瑚礁等对于温室气体的固碳能力的体现,“蓝碳”的研究,目前以海南、福建、山东、广东为主,“蓝碳”方法学如果进入国家备案登记,未来沿海地区辽阔的海域资源就是“水黄金”。

四、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启动中国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

此次宁德时代董事长的提议与小米雷同,都是在新能源汽车及供应链体系建立碳足迹管理,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欧盟在年颁布的《欧洲绿色协议》中明确规定,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容量大于2Kwh的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均需要满足法规中碳足迹的相关要求。未满足法规相关要求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欧州市场强制碳足迹声明:年7月1日起实施。碳足迹性能等级:年1月1日起实施。最大碳足迹限值:年1月1日起实施。距离强制碳足迹声明只剩下2年多的时间,宁德时代占全球动力电池37.8%的份额,排名全球第一,如果被禁止出口,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碳中和课题立项和结题中将ESG理念作为重要考量标准;加快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成立;结合产业禀赋各级政府,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

红杉中国作为两会唯一投资机构,同样也提出了碳中和建议,首先是碳中和人才培训领域,我国目前双碳从业人员不超过1万人,缺口巨大,不利于推动碳中和事业发展。而在提议中特别指出将ESG理念作为重要考量,ESG是上市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近期,国家发改委要求企业必须在3月15日前进行碳排放披露,双碳已经正式进入企业评价标准。加快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成立以及设立引导基金,充分表面投资机构目前已经往双碳方向倾斜,资本的进入将会更好的推动碳中和事业发展。

六、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建议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将甲醇汽车纳入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和管理范畴,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甲醇汽车的研发,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甲醇低碳、含氧燃料,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绿色属性等特点,且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储、运、用较其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更安全便捷。同时,甲醇生产来源广泛、经济体量巨大、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甲醇汽车是我国部分地区正在试点的新型燃料车,吉利很早就开始研究甲醇汽车,但是基于目前的基建和甲醇抗腐蚀性技术的不足,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未来是否能代替新能源汽车尚无定论,但至少充电桩的基建已经正在扩大而甲醇燃料还未可知。

以上这些提议,看似好像和我们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但如果你把每一个产业都细化,你就会发现商机,就拿小米和宁德时代的建言来说,实行碳足迹规范标准,一定会有三方机构来认定,比如碳足迹的标签、核算、中和方式、进出口碳排放报告等等,从零部件供应商到组装车间再到出口碳税,每一个环节都是业务线。如果实行碳足迹不仅仅只是新能源汽车,包括所有日常用品以及建筑、交通、生产甚至生活的碳足迹也会被逐步纳入,形成全范围的减排标准化计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从事相关工作、服务及业务销售都是不错的选择。

任何一个产业的兴起,都将带来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业务激增,特别是我国双碳领域,在经过了近10年的“潜伏”终于迎来了曙光,提前布局,丰富知识储备才是我们对待风口的首要任务,至于赚钱,无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5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