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雷诺希望借助吉利在韩国翻牌
吉利汽车将认购雷诺韩国汽车增资扩股的34.02%股份,并向韩国市场推出全新混动技术及车型。
签约前,雷诺韩国汽车由雷諾BV、SamsungCard及ESOPPool分別持有80.05%、19.9%及0.0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将通过其子公司CenturionIndustriesLimited,持有雷诺韩国汽车34.02%的股份。雷诺集团仍将保持大股东地位,雷诺韩国汽车将继续由雷诺集团并表。
此次收购代价约为13.76亿元人民币,每股目标股份约为30.3元人民币。此次合作尚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事实上,此次吉利签署认购雷诺韩国汽车的股份的协议,只是双方早期合作的一部分。这项合作最早可追溯到年,并在今年1月份进一步确认决定共拓韩国市场。
年8月,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创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备忘录大概分为两部分。在中国,双方将基于吉利控股集团先进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在韩国,双方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
而随着吉利此次签署认购协议,双方推出的新产品将采用吉利位于瑞典研发中心研发的世界级CMA模块化架构,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年量产。
那么,雷诺汽车为何与吉利汽车合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雷诺看重了吉利的混动技术。
年三星汽车集团成立,但是由于三星汽车并无自主研发能力,完全是靠贴牌日产车型为生。年,三星集团与雷诺汽车谈判,年之后,雷诺三星就以贴牌生产雷诺车为业务重心。
但雷诺汽车在韩国发展并不好,由于产品定位等问题,韩国本土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现代起亚占据,雷诺在韩国已经非常边缘化。今年4月份,雷诺在韩销量只有辆,而第一名起亚的销量是50,辆。
在中国市场也是,雷诺汽车在中国可谓“屡败屡战”,年4月,雷诺将其持有的东风雷诺50%股权转让给东风集团,雷诺再次推出中国乘用车市场。
但雷诺并不甘心放弃亚洲市场。年的1月,雷诺集团发布了“Renaulution”全新战略规划,该计划共分三个阶段并同时启动,其中复兴阶段(Resurrection):从现在至年,主要专注利润率和现金流;创新阶段(Renovation):至年,持续更新雷诺产品阵容,以提升品牌盈利能力。
吉利汽车可以帮助它,雷诺汽是一个极度依赖欧洲市场的品牌,在欧洲市场,雷诺新能源车基本上定位都市代步小车,但在中国和韩国却不行。
领克CMA架构车型首发于年,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战略项目,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共同研发的首个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诞生于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CEVT),由来自25个国家的多名工程师,历时3年多时间开发而成。
CMA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身形式和尺寸、兼容包括汽油发动机、新能源动力在内的不同动力系统。目前,CMA架构技术已经在沃尔沃、吉利、领克等不同品牌使用,具有强大的开放、共享与延展能力,最早使用CMA架构的领克品牌,累计销量已经超过50万辆。
借助吉利的技术、平台,将极大便利了雷诺开发出适合中韩市场的新车,以快速推出新车型,同时也将大大降低竞争成本。
当然,与雷诺的合作,对吉利企业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
在韩国,国民非常支持国产品牌,四月份的韩国汽车销量排行中,依次是起亚、现代、捷尼赛思、双龙汽车、雪佛兰、韩国雷诺,由此可见,外国品牌在韩国的发展是非常艰难。
吉利汽车想要进入韩国的难度非常大,而借助雷诺汽车现成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自己输出技术和产品,也算是一种当下其“全球化”进程中,进入韩国市场的一个权宜之计。
除了吉利雷诺在韩国的渠道,吉利也可以借助雷诺进一步向欧洲和俄罗斯等国家进军。在欧洲,雷诺经销商占了整体销售渠道的50%,俄罗斯则是其第二大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