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宁波原来是这样的在欧洲刮起一
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这一次出访在中西方交流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年8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北京。乾隆帝要马戛尔尼跪拜,而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礼,坚持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礼。
这次中西文化碰撞不但使乾隆皇帝因“天朝威严”受到挑战而不悦,也使马戛尔尼一行带着通商野心败兴而归。
尽管后人对于这个结果感情各异,但是这次出访也并非只有矛盾的一面。受到拒绝的使团离开北京,经京杭大运河往杭州等地参观,游历了中国东部,随行的画师将中国城市的图景带回了欧洲,在那片土地上,把欧洲人民对于东方风情的瑰丽想象推向高潮。
宁波也成为最早一批与欧洲相识的中国城市之一。
数百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日益频繁。年,中国与意大利这两个横跨半球的文明古国的交流也进入了新高度。
在现在的年轻人沉迷于追逐来自意大利的时尚、浪漫之时,十八世纪的东方城市宁波也曾享受着那时傲娇的意大利人的追捧。
“离舟山群岛约12英里,在大河(或称金河)的左岸,矗立着被城墙围绕的宁波市,欧洲人以前称之为liam-po……宁波城被一个非常平坦的平原环绕着,一马平川延伸出许多英里,最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盆地。远处有高耸的山脉,它突然升起并遮挡住了视野。许多城镇散布在这肥沃的土地上,那里饲养着大量的牛,并且种植了大量的水稻、棉花和豆类作物……”
这段年宁波图景绘本中的文本勾画了一个富饶静好的东方城市,这个作品也有幸被从事艺术设计的黄瓯先生所收藏。
作为佛罗伦萨·中国设计双年展的创办者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国际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黄瓯先生在推动佛罗伦萨设计展在中国落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得知宁波与佛罗伦萨的交流渊源后,他选择把宁波作为承载两国设计交流愿望的桥梁。
这些年来,中意两国之间在人文领域的交流碰撞出不少璀璨的火花,这也得益于像黄瓯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持之以恒地推动。
今日,奉上黄瓯先生文章一篇,以飨读者。
“中国见过的最美的风景”——年的宁波图景
黄瓯文
自年从佛罗伦萨回国后,常常往返于杭州宁波两地之间,逐渐喜欢上了甬城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
去年10月,我与荣宝斋宁波分店负责人携手,在宁波引进、创办意大利佛罗伦萨(中国)设计双年展。
年宁波文博会将意大利定为主宾国,在他的倡导下,我们意大利文艺复兴国际文化艺术协会所策划的一场以“致敬达芬奇-跨越年的艺术对话”为主题的展览就此拉开帷幕。
恰逢宁波市和佛罗伦萨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的契机,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逝世周年。正值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怀着些许憧憬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推进着这一项目,有条不紊的踏入了新的一年。
父子两代接力中意友好交流
在展览策划过程中,随着意方展品的逐步落实推进,不经意延伸出在展览中如何展现中西文化交流这个层面的思考,在展览中如何体现宁波这个城市在漫长”丝绸之路”历史进程独有特色的思考,如何与年这个伟大时间点对接的思考……这是一个蒙太奇式的思考旅程,以思考承载回忆的旅程,先父当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渐显现。
我从事的专业是绘画,近年致力于中西绘画及设计交流,很显然,形象思维能力是我的强项。父亲则是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是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世界上第一张描绘三条丝绸之路手绘图就出自他的手笔,现悬挂于中国丝绸博物馆展馆的进门注1),他长于逻辑,严谨且周密。
从小的耳濡目染,那些顶级学者间的学术交谈,对师兄们在学业上的淳淳教诲,当年经常提及的诸如马可波罗、利玛窦等等片段式的回忆,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循着如斯的记忆碎片,开始仔细思忖父亲的学术研究。也正是对过往点滴的追忆,有些淡忘了的记忆在我的思考中逐渐苏醒。
有一天,忽然想起先父学术领域中关于图像研究的课题——西方人表现古代中国的图像。很多年前曾看过他出版的一本专著——“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图象”,于是我便开始翻阅父亲留下的文献资料。先父早年曾因学术交流多次往返国外讲学,带回了很多关于西方描绘中国的图像资料。
18世纪的宁波图景让“中国风”席卷欧洲
正如我所想,在他曾经的书房里查阅到了关于表述宁波的一些史料,其中有一张是宁波的城市图像(上色版画),伴随着图像资料的是相关文献。考证的结果令人惊叹不已!
年的乾隆盛世年间,发生了一件中西关系史上划时化的大事,这就是大英帝国向大清帝国派出了马戛尔尼使团。
在故宫大殿围绕“马戛尔尼之跪”引发的中西文化之辩,至今仍旧发人深思!这张宁波城图原稿出自随团画家—年轻的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之手,后经英国著名画家、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建筑师协会创始人托马斯.阿罗姆(同时也参考了19世纪初居住在广东的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的画稿),通过自己想象,重新编绘。阿罗姆绘本一经发行,“中国风”便席卷欧洲,风靡一时,“成为欧洲人认识中国最有名的图画本中国历史教科书”注2。
民国一角二角纸币图案取于宁波版画
其中有数张正是表现宁波这座城市的。他所描绘的古老甬城,风景之精美叹为观止,文中的赞美之辞至今读到都令人充满向往!骄傲万分!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西洋写实画法的宁波远景图之一。年,劝业银行(天津)曾发行一角、贰角纸币,采用图案即为这张“宁波万顷棉田”版画,其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宁波万顷棉田注3苦竹斋收藏年,劝业银行发行时至今日,祖国强大,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事业蒸蒸日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开放的、深入的国际交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也必将在这条大路上越走越宽广。我们有责任搭建新的中西文化交流桥梁,做一位有使命感的文化艺术使者。回想唐宋文风之鼎盛,康乾艺术之繁华,中国定将再次屹立在世界之巅。十八世纪西方文化使者描绘甬城美景的彩图亮相宁波文博会达芬奇展,呈现于世人眼前,可谓此次展览的锦上添花!
天生贸易注5(源自河流的宁波)苦竹斋宁波港湾(甬江镇海口)苦竹斋收藏多年前“中国最美的城市-宁波”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生活劳动在这片土地上。当年的宁波城如此秀美繁华,当下的我们岂能不更加热爱生活和工作,努力创造新时代的最美宁波,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让世界、让后人刮目相看的花团锦簇、繁花似锦,在多少个世纪后让全世界的人一如既往的感慨:多么美丽的宁波!
最后,再次感谢荣宝斋宁波公司洪贤兴先生建议我书撰此文,感谢师兄高子华先生斧正之用心,并感谢郭鹏先生的翻译工作。
年4月8日是父亲去世6周年,仅以此文纪念家父,并预祝宁波文博会及达芬奇特展成功举办。
年3月24日
于杭州紫金文苑
参考引证
注1:《中国丝绸通史》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注2:舟山市委党校王文洪教授语。
注3:一说余姚市等。
注4:鸦片战争中英护卫舰“摩底士底”号指挥官。
注5:《大清帝国城市印象》李天刚。
注6:舟山市委党校王文洪教授语。
人物名片
——黄时鉴教授:黄瓯先生父亲,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和中外交流史专家。著有《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与楼毅生合著)、《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和龚缨晏合著)等,两度获得董氏基金教师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人物名片
——黄瓯先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意大利文艺复兴国际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常年从事绘画及艺术教育事业,近年专注中西绘画艺术及设计的国际交流。
来源:佛双设计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