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的角度说,白人体型为什么比亚洲人体

年2月,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College)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年到如今个国家18岁以上人的身高统计公布了最新的全球人口身高数据,这项研究发表在了2月份的《生命科学》期刊上。

从报告上看,世界上男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是荷兰,达到了.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是拉脱维亚共和国,达到了厘米。而根据我国国家卫健委统计的数据看,我国男性18-44岁的平均身高为.7厘米,还没有拉脱维亚共和国的女性平均身高高。

除此之外,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世界上身高平均最高的前十名均为欧洲国家,而欧洲国家的人主要就是白人,而身高平均偏低的国家基本上都集中在亚洲。

但是,在如今世界范围内,所有肤色的人都是智人,不同肤色的人甚至连亚种分化都没有。那么问题来了,都是智人,为何欧洲人要比亚洲人更加的高大?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气候相关

关于人类的起源,目前科学家比较认可单地起源说,也就是智人是从非洲向其他大陆开枝散叶的,这是因为从目前考古的发现看只有非洲大陆有早期智人。从目前的研究看,智人的祖先是在距今约25万年前走出非洲的,而他们的最先到达的就是亚洲和欧洲。

从距今约万年前开始,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大冰期,在此期间,欧洲由于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所以欧洲大陆尤其是北部被冰川覆盖,这就造成了欧洲的气候,相比较亚洲来说更加的寒冷。(下图为第四纪冰期的冰川覆盖情况)

气候寒冷,使得当时处于欧洲的人皮肤逐渐地转白,因为这样能够接受更多的紫外线,从而增加身体获得的热量。当然,仅仅是皮肤变白还是不够的,因为晚期智人已经开始穿衣了,那么如何在皮肤已经变化的前提下,将获取的热量最大限度的保存呢?

这个问题19世纪的生物学家卡尔·克里斯琴·柏格曼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认为恒温动物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海拔、高纬度的寒冷生活,体型会变大,这是因为动物的体表面积与体积比变小,会让身体的热量发散比率变小,从而能够更好的保存以获取的热量,这就是著名的伯格曼法则。

从现实中,我们也能找到伯格曼法则的证据,比如同样是熊科动物,北极熊是体型最大的存在,而它的生存环境是最冷的,再比如在所有的老虎中东北虎是体型最大的,而它恰恰也是生存环境最冷的。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认为同样的动物生存的环境越寒冷,那么它们的生长速度也就越缓慢,因此它们的性成熟时间也要比其他地区的同类要晚一些,正是因为性成熟时间的推测不但弥补了生长速度的缓慢,还增加了生长周期,所以这里的动物要更大一些。

因此,从目前的科学研究看,欧洲人比亚洲人体型(身高)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气候的差异,欧洲人生活的纬度高,导致了比亚洲人所处的环境要寒冷,在伯格曼法则的影响下,他们体型自然就要大一些。

饮食相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环境中动植物的种类、特点也各有不同,这导致了不同地区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就好比南方人喜欢吃大米,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一样。

欧洲人也是如此,从目前考古的情况看,世界上最早的游牧民族就是生活在东欧平原地区的斯基泰人。正是因为游牧的起源在欧洲,曾经的欧洲人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游牧。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肉和奶,其中牛羊肉可以提供给人优质的蛋白质,而奶除了可以提供蛋白质外,钙质的含量也非常高,正是这种吃肉喝奶的生活,使得这里的人在生长期需要营养时能够得到补充,所以身高发育相对的迅速。

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主要还是以淀粉为主的,至于肉,以前的人很少能够吃到,奶更是如此了,这就导致了在生长发育期,这里的人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作为基础。

举个例子,以前上学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一般生活条件相对好的同学,身高总是比同龄的人平均高一些,而且放眼古代,在我国先秦时期男人的平均身高仅有厘米左右,随着不断的发展,到了宋朝就提高了5厘米左右,到了如今,更是比先秦时期提高了10厘米,这就是人们整体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带来的增长。

因此,饮食习惯也是欧洲人比亚洲人平均身高和体型要强一些的主要原因。

总结

人并不是根据肤色来区分的,而是基因,所以目前世界上所有不同肤色的人都是一样的(智人),而且由于不同肤色的人一直存在着基因交流,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说,不同肤色的人身高的上下限都是差不多的。

而决定欧洲人比亚洲人平均身高高、体型大的主要原因在气候和饮食上。当然,随着人类的发展,现在气候和饮食对于人身高的影响逐渐地变小了,所以,在未来,欧洲人的体型变化会很小,而亚洲人的体型和身高会逐渐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1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